书目信息 |
题名: |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
|
|
作者: | 刘炎欣 , 陈理宣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36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0-0 , G40-0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教育研究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21881-6 |
000 | 01472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177478226 | |
005 | 20211111213142.41 | |
010 | @a978-7-01-021881-6@dCNY99.00 | |
035 | @a(A100000NLC)011024452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0333839@c011024452@dNLC01 | |
100 | @a20201229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9ji yu ma ke si zhu yi shi jian zhe xue de jiao yu wen ti yan jiu@b专著@f陈理宣,刘炎欣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0 | |
215 | @a363页@d23cm | |
300 | @a内江师范学院“精品工程”《实践教育哲学系列问题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 |
330 | @a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继承性与超越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统一的特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人的实践生成、实践的教育特性与教育的实践特性;阐述实践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视域范畴、研究路径以及学理明鉴;论述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公共性等特性及其演进理路;分析知识的实践生成与教育生成的相互关系、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特点、规律等基本问题;分析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与异化特征以及教育回归实践本质的基本原则;建构实践的教育行动基本理论体系。 | |
606 | 0 | @a教育研究 |
606 | 0 | @a马克思主义哲学@x研究 |
690 | @aB0-0@v5 | |
690 | @aG40-03@v5 | |
701 | 0 | @a刘炎欣@9liu yan xin@f(1969-)@4著 |
701 | 0 | @a陈理宣@9chen li xuan@f(1960-)@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10303 |
905 | @a241250@dB0-0@e385 | |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陈理宣,刘炎欣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
363页;23cm |
内江师范学院“精品工程”《实践教育哲学系列问题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
ISBN 978-7-01-021881-6:CNY99.00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继承性与超越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统一的特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人的实践生成、实践的教育特性与教育的实践特性;阐述实践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视域范畴、研究路径以及学理明鉴;论述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公共性等特性及其演进理路;分析知识的实践生成与教育生成的相互关系、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特点、规律等基本问题;分析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与异化特征以及教育回归实践本质的基本原则;建构实践的教育行动基本理论体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
索取号:B0-0/38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13348 | 219133480 | 样本书库/1121280203/ [索取号:B0-0/385] | 在馆 | |
2 | 1913349 | 219133499 | 新区/1060020402/ [索取号:B0-0/385] | 在馆 | |
3 | 1913350 | 219133505 | 新区/1060020402/ [索取号:B0-0/38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