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基于人本发展理论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
|
|
作者: | 周小娟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2 |
|
页数: | 202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书系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327.7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四川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04-5565-8 |
000 | 01271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357502318 | |
005 | 20130101155852.97 | |
010 | @a978-7-5504-5565-8@dCNY78.00 | |
035 | @a(A100000NLC)012137519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1692784@c012137519@dNLC01 | |
100 | @a20230207d2022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5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基于人本发展理论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9ji yu ren ben fa zhan li lun de xiang cun zhen xing shi jian tan suo yan jiu@b专著@e以四川省为例@f周小娟著 |
210 |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2 | |
215 | @a202页@d24cm | |
225 | 1 | @a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书系 |
330 | @a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发展理论,从主体、目标、手段三个层次构建乡村振兴的人本发展理论框架,针对四川省乡村振兴现状,从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与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农业生态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生态保护建设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力求探寻全面、扎实、协调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解决好靠什么人来振兴乡村、振兴什么样的乡村以及怎样振兴乡村等问题。 | |
606 | 0 |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四川 |
690 | @aF327.71@v5 | |
701 | 0 | @a周小娟@9zhou xiao juan@c(经济学)@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30321 |
905 | @a241250@dF327.71@e2 | |
基于人本发展理论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周小娟著.-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 |
202页;24cm.-(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书系) |
ISBN 978-7-5504-5565-8:CNY78.00 |
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发展理论,从主体、目标、手段三个层次构建乡村振兴的人本发展理论框架,针对四川省乡村振兴现状,从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与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农业生态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生态保护建设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力求探寻全面、扎实、协调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解决好靠什么人来振兴乡村、振兴什么样的乡村以及怎样振兴乡村等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基于人本发展理论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研究
索取号:F327.71/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39341 | 219393412 | 样本书库/ [索取号:F327.71/2] | 在馆 | |
2 | 1939342 | 219393421 | 新区/2060640303/ [索取号:F327.71/2] | 在馆 | |
3 | 1939343 | 219393430 | 新区/2060640303/ [索取号:F327.71/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