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日本宪法学的谱系
|
|
作者: | 长谷川正安 著 ;熊红芝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
|
页数: | 13,194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日本法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31.3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宪法--谱系--研究--日本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9945-2 |
000 | 01407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445560315 | |
005 | 20240318124040.29 | |
010 | @a978-7-100-19945-2@dCNY89.00 | |
049 | @aA340000AHL@bUCS01010774953@c1900883114 | |
100 | @a20211116d2021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jpn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日本宪法学的谱系@9ri ben xian fa xue de pu xi@b专著@f(日)长谷川正安著@g熊红芝译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1 | |
215 | @a13,194页@d23cm | |
225 | 1 | @a日本法译丛 |
305 | @a据1993年劲草书房版译出 | |
330 | @a本书对日本宪法学产生的思想条件(外国思想的传入、本国启蒙思想萌芽、自由民权思想产生)、围绕明治宪法的思想分野、宪法学说的分期(成立、重构、发展、挫折,以及战后宪法学)、宪法学史问题意识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全书贯通两部日本宪法、连接战前与战后的宪法学,既有对宪法学史历史分期之内在线索的追寻与引申,又有针对代表性学者、思想和事件的深度评析;既专注于宪法学说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线索下的谱系沿革,又全面展示了日本理论法学转入现代的背景与路径;既涉及对特定宪法体制的规范释义的描述,也投射出法律与政治蛰伏期间的日本整体性社会思想状况的执拗与局促。 | |
606 | 0 | @a宪法@x谱系@x研究@y日本 |
690 | @aD931.31@v5 | |
701 | 0 | @c(日)@a长谷川正安@9chang gu chuan zheng an@f(1923-2009)@4著 |
702 | 0 | @a熊红芝@9xiong hong zhi@4译 |
801 | 2 | @aCN@bOLCC @c20211216 |
801 | 0 | @aCN@bahlib@c20211206 |
905 | @a241250@dD931.31@e6 | |
日本宪法学的谱系/(日)长谷川正安著/熊红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
13,194页;23cm.-(日本法译丛) |
ISBN 978-7-100-19945-2:CNY89.00 |
本书对日本宪法学产生的思想条件(外国思想的传入、本国启蒙思想萌芽、自由民权思想产生)、围绕明治宪法的思想分野、宪法学说的分期(成立、重构、发展、挫折,以及战后宪法学)、宪法学史问题意识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全书贯通两部日本宪法、连接战前与战后的宪法学,既有对宪法学史历史分期之内在线索的追寻与引申,又有针对代表性学者、思想和事件的深度评析;既专注于宪法学说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线索下的谱系沿革,又全面展示了日本理论法学转入现代的背景与路径;既涉及对特定宪法体制的规范释义的描述,也投射出法律与政治蛰伏期间的日本整体性社会思想状况的执拗与局促。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日本宪法学的谱系
索取号:D931.31/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44949 | 219449498 | 样本书库/1121340102/ [索取号:D931.31/6] | 在馆 | |
2 | 1944950 | 219449504 | 新区/2060430103/ [索取号:D931.31/6] | 在馆 | |
3 | 1944951 | 219449513 | 新区/2060430103/ [索取号:D931.3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