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感通与传承
    
 
作者: 何仁富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
页数: 282页
开本: 25cm
丛书名: 光明学术文库
单 册:
中图分类: B261.5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194-6579-7
000 01454nam0 2200289 450
001 2444959362
005 20240322122953.65
010    @a978-7-5194-6579-7@b精装@dCNY98.00
049    @aA340000AHL@bUCS01012085109@c1901111710
100    @a20230911d2023 em y0chiy011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感通与传承@9gan tong yu chuan cheng@b专著@e唐君毅的生命哲学@f何仁富著
210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3
215    @a282页@d25cm
225 1  @a光明学术文库@i政治与哲学书系
300    @a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君毅生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最终成果 光明版
330    @a本书以唐君毅的生死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唐君毅生死哲学的元问题及其自觉的哲学追问,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建立的生命缘起与哲学根据;其次,唐君毅生死哲学与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及在生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不是一般宗教意义上的生死观或生死态度,而是其哲学建构的重要内容;再次,唐君毅生死哲学对个人自我生死关系的回答与建构,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对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立场的继承与发展,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之于个人生活理性化的人生价值等。
517 1  @a唐君毅的生命哲学@9tang jun yi de sheng ming zhe xue
600  0 @a唐君毅@f(1909-1978)@x死亡哲学@x研究
690    @aB261.5@v5
701  0 @a何仁富@9he ren fu@f(1966-)@4著
801  0 @aCN@bahlib@c20230911
801  2 @aCN@bOLCC@c20231016
830    @a出版年已核无误2023.6第1版
905    @a241250@dB261.5@e63
    
    感通与传承:唐君毅的生命哲学/何仁富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
    282页;25cm.-(光明学术文库.政治与哲学书系)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君毅生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最终成果 光明版
    
    ISBN 978-7-5194-6579-7(精装):CNY98.00
    本书以唐君毅的生死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唐君毅生死哲学的元问题及其自觉的哲学追问,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建立的生命缘起与哲学根据;其次,唐君毅生死哲学与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及在生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不是一般宗教意义上的生死观或生死态度,而是其哲学建构的重要内容;再次,唐君毅生死哲学对个人自我生死关系的回答与建构,以此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对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立场的继承与发展,说明唐君毅生死哲学之于个人生活理性化的人生价值等。
●
相关链接


正题名:感通与传承     索取号:B261.5/6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949407   219494072   样本书库/ [索取号:B261.5/63] 在馆    
2 1949408   219494081   新区/1060100206/ [索取号:B261.5/63] 在馆    
3 1949409   219494090   新区/1060100206/ [索取号:B261.5/6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