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字里的中华科技
|
|
作者: | 戴吾三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2 |
|
页数: | 293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12-49 , N092-49 , H12-4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汉字--通俗读物 , 汉字--文字学--中国--普及读物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28-7635-5 |
000 | 01200nam0 2200301 450 | |
001 | 2473671123 | |
005 | 20240322202842.62 | |
010 | @a978-7-5428-7635-5@dCNY52.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1452892@c2005673330 | |
100 | @a20220815d2022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汉字里的中华科技@9han zi li de zhong hua ke ji@b专著@f戴吾三著 |
210 | @a上海@c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2 | |
215 | @a293页@c图,照片@d21cm | |
300 | @a世纪出版 | |
330 | @a本书选取七十个常用汉字,分农事、制器、技艺、认知等项,还原汉字蕴含的科技元素,演绎历史发展:“中”,古字像带有飘带的杆子,是一种最原始的测量天文仪器;“耒”,本是一种古老的农具,用其做偏旁的“耕”“耘”“耦”等字本义都与农具或农事有关;“鬲”,古字象形一种蒸煮食物的陶器,由其衍生的“隔”“融”等字至今具有生命力。 | |
606 | 0 | @a汉字@j通俗读物 |
606 | 0 | @a汉字@x文字学@y中国@j普及读物 |
690 | @aH12-49@v5 | |
690 | @aN092-49@v5 | |
690 | @aH12-49@v4 | |
701 | 0 | @a戴吾三@9dai wu san@f(1953-)@3UCS10000380754@4著 |
801 | 2 | @aCN@bOLCC @c20230105 |
801 | 2 | @aCN@bA330300WZL@c20220815 |
801 | 0 | @aCN@bWT@c20220815 |
905 | @a241250@dH12-49@e47 | |
汉字里的中华科技/戴吾三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
293页:图,照片;21cm |
世纪出版 |
ISBN 978-7-5428-7635-5:CNY52.00 |
本书选取七十个常用汉字,分农事、制器、技艺、认知等项,还原汉字蕴含的科技元素,演绎历史发展:“中”,古字像带有飘带的杆子,是一种最原始的测量天文仪器;“耒”,本是一种古老的农具,用其做偏旁的“耕”“耘”“耦”等字本义都与农具或农事有关;“鬲”,古字象形一种蒸煮食物的陶器,由其衍生的“隔”“融”等字至今具有生命力。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汉字里的中华科技
索取号:H12-49/4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50061 | 219500617 | 样本书库/ [索取号:H12-49/47] | 在馆 | |
2 | 1950062 | 219500626 | 新区/4060600306/ [索取号:H12-49/47] | 在馆 | |
3 | 1950063 | 219500635 | 新区/4060600306/ [索取号:H12-49/4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