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我的文学年代
|
|
作者: | 程光炜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1 |
|
页数: | 196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9.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史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68-8245-3 |
000 | 01156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312170356 | |
005 | 20130101105721.40 | |
010 | @a978-7-5068-8245-3@dCNY45.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0428031@c2005371025 | |
100 | @a20210502d2021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我的文学年代@9wo de wen xue nian dai@b专著@f程光炜著 |
210 | @a北京@c中国书籍出版社@d2021 | |
215 | @a196页@d23cm | |
300 | @a新文艺观察/谢冕主编 | |
330 | @a新时期文学四十年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作者和同时代的作家、批评家们,既是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事人”,同时也是它的“创造者”。对当事人的记忆进行辨析、甄别,也是文学史研究重要的话题。作者在进行文学分析的时候,注重从“记忆与文学的叠合”入手进行论述,既尊重文学史当事人的历史记忆,又要严肃地去分辨分析这些记忆,明辨哪些是文学思潮、口号的主观重构,哪些又与个人命运相关,在几种看似不同的记忆中重新认识文学发展规律和局限的问题。 | |
606 | 0 |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史 |
690 | @aI209.7@v5 | |
701 | 0 | @a程光炜@9cheng guang wei@f(1956-)@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11009 |
801 | 0 | @aCN@bA330300WZL@c20210510 |
905 | @a241250@dI209.7@e75 | |
我的文学年代/程光炜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 |
196页;23cm |
新文艺观察/谢冕主编 |
ISBN 978-7-5068-8245-3:CNY45.00 |
新时期文学四十年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作者和同时代的作家、批评家们,既是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事人”,同时也是它的“创造者”。对当事人的记忆进行辨析、甄别,也是文学史研究重要的话题。作者在进行文学分析的时候,注重从“记忆与文学的叠合”入手进行论述,既尊重文学史当事人的历史记忆,又要严肃地去分辨分析这些记忆,明辨哪些是文学思潮、口号的主观重构,哪些又与个人命运相关,在几种看似不同的记忆中重新认识文学发展规律和局限的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我的文学年代
索取号:I209.7/7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50646 | 219506461 | 样本书库/1121350303/ [索取号:I209.7/75] | 在馆 | |
2 | 1950647 | 219506470 | 新区/3060180205/ [索取号:I209.7/75] | 在馆 | |
3 | 1950648 | 219506489 | 新区/3060180205/ [索取号:I209.7/7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