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中国经济特色
    
 
作者: 王海明 著
分册: 下卷  
出版信息: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页数: 579-1112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国家治理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F129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中国经济史--研究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0-18209-6
000 02450nam0 2200277 450
001 2446310467
005 20240323202716.64
010    @a978-7-100-18209-6@b精装@dCNY180.00
049    @aA350000FJL@bUCS01010792015@c904713453
100    @a20211115d2021 em y0chiy0110 ea
101 0  @achi@eeng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中国经济特色@9zhong guo jing ji te se@b专著@e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h下卷@f王海明著
210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1
215    @a579-1112页@d23cm
225 2  @a国家治理丛书
314    @a王海明,现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教授。1950年生,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人。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历任哲学系教授和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以及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秘书长和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后,被聘为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两个出版社出版《新伦理学》和《国家学原理》等学术专著10余部;在英国卢德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新伦理学原理》英译本(全四册)。邮箱 wanghaimingw@sina.cn。
330    @a本书共分5篇16章。最前面还有一篇绪论。第一篇“中国特色之起源”,包含两章。分别通过对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以及五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寻中国特色之起源。作者认为,五帝时代是中国特色形成的关键时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特征最终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第二篇“中国经济制度”,包括三章。分别讨论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春秋至清代的土地制度,以及春秋至清代的工商制度。本篇是对三代,以及春秋至清代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系统的考察。第三篇“中国社会形态”,是对一直聚讼纷纭的中国古代各阶段社会形态的判定。共分4章。作者深入分析考察了三代(即夏商周)、春秋至清代(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晋南北朝隋唐元、唐(中后期)宋元明清不同阶段)的社会形态性质。第四篇“中国经济特色——中西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之比较”。是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直至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系统梳理考察。共包括5章。作者分别对古希腊(第10章)、古罗马(第11章)、中世纪欧洲(第12章)、欧美早期现代(第13章)、欧美机器大工业时代(第14章)的土地制度、工商业制度、社会形态等进行考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济特色的理解和把握。第15章,作者较为系统考察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对这个在近代中国引起巨大争论和产生深刻影响的理论进行了集中考察。
461  0 @12001 @a国家治理丛书
517 1  @a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9ya xi ya sheng chan fang shi xin tan
606 0  @a中国经济史@x研究
690    @aF129@v5
701  0 @a王海明@9wang hai ming@4著
801  2 @aCN@bA350000FJL@c20211213
905    @a241250@dF129@e38:2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下卷/王海明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579-1112页;23cm.-(国家治理丛书)
    
    
    ISBN 978-7-100-18209-6(精装):CNY180.00
    本书共分5篇16章。最前面还有一篇绪论。第一篇“中国特色之起源”,包含两章。分别通过对中国原始社会国家制度,以及五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分析考察,探寻中国特色之起源。作者认为,五帝时代是中国特色形成的关键时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特征最终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第二篇“中国经济制度”,包括三章。分别讨论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春秋至清代的土地制度,以及春秋至清代的工商制度。本篇是对三代,以及春秋至清代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系统的考察。第三篇“中国社会形态”,是对一直聚讼纷纭的中国古代各阶段社会形态的判定。共分4章。作者深入分析考察了三代(即夏商周)、春秋至清代(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晋南北朝隋唐元、唐(中后期)宋元明清不同阶段)的社会形态性质。第四篇“中国经济特色——中西经济制度及其社会形态之比较”。是对西方从古希腊以来直至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系统梳理考察。共包括5章。作者分别对古希腊(第10章)、古罗马(第11章)、中世纪欧洲(第12章)、欧美早期现代(第13章)、欧美机器大工业时代(第14章)的土地制度、工商业制度、社会形态等进行考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济特色的理解和把握。第15章,作者较为系统考察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对这个在近代中国引起巨大争论和产生深刻影响的理论进行了集中考察。
●
相关链接


正题名:中国经济特色     索取号:F129/38: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951187   219511874   样本书库/ [索取号:F129/38:2]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