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夜半琴声
|
|
作者: | 赵丽宏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248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6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散文集--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2-0820-8 |
000 | 01588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44810317 | |
005 | 20240411084854.13 | |
010 | @a978-7-5202-0820-8@dCNY59.00 | |
049 | @aA120000TJL@bUCS01010330897@c010330897 | |
100 | @a20210129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cy | |
200 | 1 | @a夜半琴声@9ye ban qin sheng@b专著@dMidnight melody@f赵丽宏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d2020@h2021印 | |
215 | @a248页@c彩图@d21cm | |
300 | @a艺品三部曲 | |
314 | @a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等。 | |
330 | @a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再创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作品形态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艺术(文学、戏剧、影视)。根据作品的感知特点,又可分为视觉艺术(美术)、听觉艺术(音乐)和视听艺术(表演)。 | |
510 | 1 | @aMidnight melody@zeng |
606 | 0 |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
690 | @aI267@v5 | |
701 | 0 | @a赵丽宏@9zhao li hong@f(1952-)@4著 |
801 | 2 | @aCN@bA120000TJL @c20210205 |
801 | 0 | @aCN@bTJL@c20210129 |
905 | @a241250@dI267@e3970 | |
夜半琴声=Midnight melody/赵丽宏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2021印) |
248页:彩图;21cm |
艺品三部曲 |
ISBN 978-7-5202-0820-8:CNY59.00 |
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再创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作品形态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艺术(文学、戏剧、影视)。根据作品的感知特点,又可分为视觉艺术(美术)、听觉艺术(音乐)和视听艺术(表演)。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夜半琴声
索取号:I267/397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58104 | 219581049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267/397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