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探索考古
    
 
作者: 陈胜前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页数: 291页
开本: 22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K851
科图分类:
主题词: 考古学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8-07179-8
000 01399nam0 2200265 450
001 2472051759
005 20240413200130.65
010    @a978-7-108-07179-8@b精装@dCNY78.00
049    @aA330000ZJL@bUCS01010728689@c4163751
100    @a20211007d2021 em y0chiy011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 z 000yy
200 1  @a探索考古@9tan suo kao gu@b专著@e作为人文的考古学@f陈胜前著
210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1
215    @a291页@c图@d22cm
300    @a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项目成果
330    @a全书分为六部分:考古学的人文属性、考古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考古学发展遇到的挑战、中国考古学的范式和“中国学派”、考古学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位置、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展望。作者受哲学和理论训练多年,对一些问题的提出十分大胆,看法也存在独到之处。例如对于苏秉琦及其“中国学派”的问题,在《有关“中国学派”的思考》中,指出了业界对此提法的心照不宣和讳莫如深,勇敢指出考古需要“中国学派”,有利于重建文化意义,争取国际话语权。对于时下公众考古热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看法,从考古学的社会责任、话语权以及如何更加准确的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反思。
517 1  @a作为人文的考古学@9zuo wei ren wen de kao gu xue
606 0  @a考古学
690    @aK851@v5
701  0 @a陈胜前@9chen sheng qian@f(1972-)@3UCS10000857323@4著
801  2 @aCN@bOLCC @c20211130
801  0 @aCN@bzjlib@c20211112
905    @a241250@dK851@e3
    
    探索考古:作为人文的考古学/陈胜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291页:图;22cm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项目成果
    
    ISBN 978-7-108-07179-8(精装):CNY78.00
    全书分为六部分:考古学的人文属性、考古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考古学发展遇到的挑战、中国考古学的范式和“中国学派”、考古学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位置、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展望。作者受哲学和理论训练多年,对一些问题的提出十分大胆,看法也存在独到之处。例如对于苏秉琦及其“中国学派”的问题,在《有关“中国学派”的思考》中,指出了业界对此提法的心照不宣和讳莫如深,勇敢指出考古需要“中国学派”,有利于重建文化意义,争取国际话语权。对于时下公众考古热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看法,从考古学的社会责任、话语权以及如何更加准确的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反思。
●
相关链接


正题名:探索考古     索取号:K851/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959405   219594053   样本书库/1121370103/ [索取号:K851/3] 在馆    
2 1959406   219594062   新区/4060440304/ [索取号:K851/3] 在馆    
3 1959407   219594071   新区/4060440304/ [索取号:K851/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