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楚辞
|
|
作者: | 廖晨星 译注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武汉 崇文书局 2023 |
|
页数: | 215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22.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楚辞--译文 , 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战国时代 , 楚辞--注释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03-7234-7 |
000 | 01240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429981001 | |
005 | 20240419153801.65 | |
010 | @a978-7-5403-7234-7@b精装@dCNY38.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1917393@c2006137143 | |
100 | @a20230629d202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20000 | |
105 | @ay z 000gy | |
200 | 1 | @a楚辞@9chu ci@b专著@f廖晨星译注 |
210 |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3 | |
215 | @a215页@d21cm | |
300 | @a崇文国学经典 | |
330 | @a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精心校对的基础上,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 |
606 | 0 | @a楚辞@x译文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集@y中国@z战国时代 |
606 | 0 | @a楚辞@x注释 |
690 | @aI222.3@v5 | |
701 | 0 | @a廖晨星@9liao chen xing@4译注 |
801 | 2 | @aCN@bOLCC@c20230804 |
801 | 0 | @aCN@bWT@c20230704 |
801 | 2 | @aCN@bA330300WZL@c20230704 |
905 | @a241250@dI222.3@e61 | |
楚辞/廖晨星译注.-武汉:崇文书局,2023 |
215页;21cm |
崇文国学经典 |
ISBN 978-7-5403-7234-7(精装):CNY38.00 |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精心校对的基础上,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楚辞
索取号:I222.3/6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64838 | 219648380 | 样本书库/1121350305/ [索取号:I222.3/61] | 在馆 | |
2 | 1964839 | 219648399 | 新区/3060260303/ [索取号:I222.3/61] | 在馆 | |
3 | 1964840 | 219648406 | 新区/3060260303/ [索取号:I222.3/6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