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共在 共情 共生
|
|
作者: | 屈波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
页数: | 310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779.2 , G40-01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区教育--审美教育--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98-6113-9 |
000 | 01431nam0 2200313 450 | |
001 | 2425715449 | |
005 | 20130101004730.57 | |
010 | @a978-7-5598-6113-9@dCNY98.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2046636@c2006158606 | |
100 | @a20230809d202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5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共在 共情 共生@9gong zai gong qing gong sheng@b专著@e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f屈波等著 |
210 |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 | |
215 | @a310页@c图,照片@d26cm | |
300 | @a四川美术学院出版基金资助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社会美育与公共艺术”成果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成果 | |
312 | @a封面英文题名:Chinese community aesthetic education action plan | |
330 | @a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社会美育理论探讨,从历史与当下等维度研究社会美育的机制、路径与意义。第二至第六章为社会美育案例,以“营造的风景”“古今的邂逅”“网联的世间”“流动的原乡”“弥散的地方”为主题,呈现艺术家及青年学子在城乡社区、网络社区及博物馆展开的美育实践。 | |
510 | 1 | @aChinese community aesthetic education action plan@zeng |
517 | 1 | @a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9zhong guo she qu mei yu xing dong ji hua |
606 | 0 | @a社区教育@x审美教育@x研究@y中国 |
690 | @aG779.2@v5 | |
690 | @aG40-014@v5 | |
701 | 0 | @a屈波@9qu bo@f(1973-)@4著 |
801 | 0 | @aCN@bWT@c20230811 |
801 | 2 | @aCN@bA330300WZL@c20230811 |
801 | 2 | @aCN@bOLCC@c20230822 |
905 | @a241250@dG779.2@e6 | |
共在 共情 共生: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屈波等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
310页:图,照片;26cm |
四川美术学院出版基金资助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社会美育与公共艺术”成果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成果 |
ISBN 978-7-5598-6113-9:CNY98.00 |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社会美育理论探讨,从历史与当下等维度研究社会美育的机制、路径与意义。第二至第六章为社会美育案例,以“营造的风景”“古今的邂逅”“网联的世间”“流动的原乡”“弥散的地方”为主题,呈现艺术家及青年学子在城乡社区、网络社区及博物馆展开的美育实践。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共在 共情 共生
索取号:G779.2/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72037 | 219720372 | 样本书库/ [索取号:G779.2/6] | 在馆 | |
2 | 1972038 | 219720381 | 新区/ [索取号:G779.2/6] | 在馆 | |
3 | 1972039 | 219720390 | 新区/ [索取号:G779.2/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