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
|
|
作者: | 刘守英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 |
|
页数: | 12,56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320.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http://www.zxhsd.com/kgsm/ts/2023/07/29/6071228.shtml | |
ISBN: | 978-7-300-31522-5 |
000 | 01351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429739545 | |
005 | 20130101005243.06 | |
010 | @a978-7-300-31522-5@b精装@dCNY138.00 | |
049 | @aO330100ZJX@bUCS01012035213 | |
100 | @a20230801d202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e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1yy | |
200 | 1 | @a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9zhong guo xiang cun zhuan xing yu xian dai hua@b专著@f刘守英等著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3 | |
215 | @a12,568页@d24cm | |
225 | 1 | @a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h2022 |
312 | @a封底英文题名:China's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 |
330 | @a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 | |
510 | 1 | @aChina's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zeng |
606 | 0 | @a农村现代化@x研究@y中国 |
690 | @aF320.3@v5 | |
701 | 0 | @a刘守英@9liu shou ying@f(1964-)@4著 |
801 | 0 | @aCN@b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c20230801 |
801 | 2 | @aCN@bOLCC@c20230803 |
856 | 4 | @uhttp://www.zxhsd.com/kgsm/ts/2023/07/29/6071228.shtml |
905 | @a241250@dF320.3@e66 | |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刘守英等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
12,568页;24c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2) |
ISBN 978-7-300-31522-5(精装):CNY138.00 |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
索取号:F320.3/6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72172 | 219721727 | 样本书库/ [索取号:F320.3/66] | 在馆 | |
2 | 1972173 | 219721736 | 新区/ [索取号:F320.3/66] | 在馆 | |
3 | 1972174 | 219721745 | 新区/ [索取号:F320.3/6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