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
|
|
作者: | 李德南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
|
页数: | 25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小说研究--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http://www.zxhsd.com/kgsm/ts/2023/08/02/6071199.shtml | |
ISBN: | 978-7-301-34001-1 |
000 | 01347nam0 2200289 450 | |
001 | 1341713916 | |
005 | 20130101113609.23 | |
010 | @a978-7-301-34001-1@dCNY52.00 | |
049 | @aO330100ZJX@bUCS01012038124 | |
100 | @a20230802d202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9li shi yi shi yu xiao shuo jie shi xue@b专著@f李德南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3 | |
215 | @a259页@d23cm | |
225 | 0 | @a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h第五辑 |
300 | @a培文 | |
330 | @a本书聚焦于新世纪小说在历史意识方面的探索实践,以迟子建、邓一光、叶弥、徐则臣、蔡东、王威廉和林棹等作家及其作品为个案,分章进行了讨论。作者以问题为中心,或是考察他们的整体创作,或是关注某一方面的创作,甚至是重点谈论某一部作品。全书以“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之关联作为隐含的主线,所探讨的问题包括:时间与空间、地方与世界、乡村与城市、形式与内容、文学主潮的变迁、中国经验与小说表达、小说与生活世界、自我与他者、文学与人生、写作者的爱与意志。 | |
461 | 0 | @12001 @a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606 | 0 | @a小说研究@y中国@z当代 |
690 | @aI207.42@v5 | |
701 | 0 | @a李德南@9li de nan@f(1983-)@4著 |
801 | 0 | @aCN@b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c20230802 |
801 | 2 | @aCN@bOLCC@c20230806 |
856 | 4 | @uhttp://www.zxhsd.com/kgsm/ts/2023/08/02/6071199.shtml |
905 | @a241250@dI207.42@e214 | |
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李德南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
259页;23cm.-(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第五辑) |
培文 |
ISBN 978-7-301-34001-1:CNY52.00 |
本书聚焦于新世纪小说在历史意识方面的探索实践,以迟子建、邓一光、叶弥、徐则臣、蔡东、王威廉和林棹等作家及其作品为个案,分章进行了讨论。作者以问题为中心,或是考察他们的整体创作,或是关注某一方面的创作,甚至是重点谈论某一部作品。全书以“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之关联作为隐含的主线,所探讨的问题包括:时间与空间、地方与世界、乡村与城市、形式与内容、文学主潮的变迁、中国经验与小说表达、小说与生活世界、自我与他者、文学与人生、写作者的爱与意志。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历史意识与小说解释学
索取号:I207.42/21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86301 | 219863011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207.42/214] | 在馆 | |
2 | 1986302 | 219863020 | 新区/ [索取号:I207.42/214] | 在馆 | |
3 | 1986303 | 219863039 | 新区/ [索取号:I207.42/21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