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清初京城诗坛研究
|
|
作者: | 白一瑾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
|
页数: | 546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27.4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清前期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3439-3 |
000 | 01378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342160372 | |
005 | 20130101114320.56 | |
010 | @a978-7-301-33439-3@dCNY138.00 | |
035 | @a(A100000NLC)012163214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1724113@c012163214@dNLC01 | |
100 | @a20230224d2022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清初京城诗坛研究@9qing chu jing cheng shi tan yan jiu@b专著@dStudy on the Peking poetry world of early Qing Dynasty@f白一瑾著@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2 | |
215 | @a546页@d23cm | |
225 | 1 | @a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i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f申丹总主编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 方李邦琴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出版基金赞助 | |
330 | @a本书从诗人和文学流派两方面切入,对于清初京城诗坛的格局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对活跃于清初京城诗坛的“贰臣”“遗民”“新贵”等各个文人群体及其代表人物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在于其身份意识和文学创作,如何在京城诗坛这一平台上存在、互动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对清初京城诗坛所流行的各个诗学流派进行分析,梳理其发展过程,并探讨这些诗学流派如何对清初诗坛整体格局产生影响。 | |
510 | 1 | @aStudy on the Peking poetry world of early Qing Dynasty@zeng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歌研究@y中国@z清前期 |
690 | @aI207.227.49@v5 | |
701 | 0 | @a白一瑾@9bai yi jin@f(1980-)@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30331 |
905 | @a241250@dI207.227.49@e19 | |
清初京城诗坛研究=Study on the Peking poetry world of early Qing Dynasty/白一瑾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
546页;23cm.-(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申丹总主编)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 方李邦琴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出版基金赞助 |
ISBN 978-7-301-33439-3:CNY138.00 |
本书从诗人和文学流派两方面切入,对于清初京城诗坛的格局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对活跃于清初京城诗坛的“贰臣”“遗民”“新贵”等各个文人群体及其代表人物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在于其身份意识和文学创作,如何在京城诗坛这一平台上存在、互动与传播;另一方面,也对清初京城诗坛所流行的各个诗学流派进行分析,梳理其发展过程,并探讨这些诗学流派如何对清初诗坛整体格局产生影响。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清初京城诗坛研究
索取号:I207.227.49/1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86283 | 219862833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207.227.49/19] | 在馆 | |
2 | 1986284 | 219862842 | 新区/ [索取号:I207.227.49/19] | 在馆 | |
3 | 1986285 | 219862851 | 新区/ [索取号:I207.227.49/1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