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吕进序跋集
|
|
作者: | 吕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 |
|
页数: | 42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跨学科诗学论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6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序跋--作品集--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9466-6 |
000 | 01456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324146782 | |
005 | 20130101064312.26 | |
010 | @a978-7-5203-9466-6@dCNY148.00 | |
035 | @a(A100000NLC)011664859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0948647@c011664859@dNLC01 | |
100 | @a20220309d2022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cy | |
200 | 1 | @a吕进序跋集@9lü jin xu ba ji@b专著@f吕进著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2 | |
215 | @a420页@d24cm | |
225 | 1 | @a跨学科诗学论丛@f中国新诗研究所编 |
300 | @a中央高校基金创新团队项目“中外诗歌发展问题研究” | |
330 | @a长期以来,新诗序跋文章被人忽视,不是因为其诗学价值不高,而是因为其传播和接受面临一定的局限。比如伴随诗集出版的时候,读者在意的是诗歌作品而不是序跋;而对从事诗歌研究的读者而言,他们愿意阅读理论著作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本质上,新诗集的序跋就是对诗人或诗歌作品的研究,同时也伴随着新诗理论和诗学思想的闪现,我们往往从诗集序跋中获得对诗人及作品的初认识,尤其是对于那些业已历史化的诗人研究而言,后来的研究者是将序跋作为论述的逻辑起点和珍贵史料,并从中获得对诗人的基本定位,其诗学价值不容小觑。本书是对吕进上百篇序跋的整理,挑选有代表性的序跋以全文的方式呈现,其余的以存目之方式呈现。读者可以从这些序跋文章中了解作者的诗学思想,以及对相应的诗人做出深刻的解读。 | |
606 | 0 | @a序跋@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
690 | @aI267@v5 | |
701 | 0 | @a吕进@9lü jin@f(1939.9-)@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20506 |
905 | @a241250@dI267@e4265 | |
吕进序跋集/吕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
420页;24cm.-(跨学科诗学论丛/中国新诗研究所编) |
中央高校基金创新团队项目“中外诗歌发展问题研究” |
ISBN 978-7-5203-9466-6:CNY148.00 |
长期以来,新诗序跋文章被人忽视,不是因为其诗学价值不高,而是因为其传播和接受面临一定的局限。比如伴随诗集出版的时候,读者在意的是诗歌作品而不是序跋;而对从事诗歌研究的读者而言,他们愿意阅读理论著作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本质上,新诗集的序跋就是对诗人或诗歌作品的研究,同时也伴随着新诗理论和诗学思想的闪现,我们往往从诗集序跋中获得对诗人及作品的初认识,尤其是对于那些业已历史化的诗人研究而言,后来的研究者是将序跋作为论述的逻辑起点和珍贵史料,并从中获得对诗人的基本定位,其诗学价值不容小觑。本书是对吕进上百篇序跋的整理,挑选有代表性的序跋以全文的方式呈现,其余的以存目之方式呈现。读者可以从这些序跋文章中了解作者的诗学思想,以及对相应的诗人做出深刻的解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吕进序跋集
索取号:I267/426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87841 | 219878416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267/4265] | 在馆 | |
2 | 1987842 | 219878425 | 新区/ [索取号:I267/4265] | 在馆 | |
3 | 1987843 | 219878434 | 新区/ [索取号:I267/426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