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
|
|
作者: | 董晓萍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
|
页数: | 12,589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05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民间文学--对比研究--世界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21006-5 |
000 | 01331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451897625 | |
005 | 20241022143506.66 | |
010 | @a978-7-100-21006-5@dCNY95.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1393505@c2005652826 | |
100 | @a20220719d2022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9kua wen hua min jian wen xue shi liu jiang@b专著@f董晓萍著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2 | |
215 | @a12,589页@d21cm | |
225 | 1 | @a“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f董晓萍,李国英主编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丝路跨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综合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资助出版 | |
330 | @a本书作者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把民间文学放到本国特质文化与多元文化对话的纵横坐标系上重新考察;引入跨文化学的新视角、新方法,阐释民间文艺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特性,揭示其理论科学与经验科学的二元性;立足信息时代,呈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
606 | 0 | @a民间文学@x对比研究@y世界 |
690 | @aI057@v5 | |
701 | 0 | @a董晓萍@9dong xiao ping@f(1950.12-)@3UCS10000011975@4著 |
801 | 2 | @aCN@bA330300WZL@c20220722 |
801 | 2 | @aCN@bOLCC @c20221028 |
801 | 0 | @aCN@bWT@c20220722 |
905 | @a241250@dI057@e16 | |
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董晓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
12,589页;21cm.-(“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董晓萍,李国英主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丝路跨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综合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资助出版 |
ISBN 978-7-100-21006-5:CNY95.00 |
本书作者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把民间文学放到本国特质文化与多元文化对话的纵横坐标系上重新考察;引入跨文化学的新视角、新方法,阐释民间文艺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特性,揭示其理论科学与经验科学的二元性;立足信息时代,呈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
索取号:I057/1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88316 | 219883160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057/16] | 在馆 | |
2 | 1988317 | 219883179 | 新区/ [索取号:I057/16] | 在馆 | |
3 | 1988318 | 219883188 | 新区/ [索取号:I057/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