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生产者的诗学
|
|
作者: | 李国华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
|
页数: | 14,33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10.97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鲁迅杂文--鲁迅著作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4232-9 |
000 | 01389nam0 2200313 450 | |
001 | 2434712717 | |
005 | 20241022093907.63 | |
010 | @a978-7-301-34232-9@b精装@dCNY98.00 | |
049 | @aA330300WZL@bUCS01012086925@c2006170573 | |
100 | @a20230908d202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生产者的诗学@9sheng chan zhe de shi xue@b专著@e鲁迅杂文研究@dPoetics of producers@ea study of Lu Xun's Tsa-wen@f李国华著@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3 | |
215 | @a14,339页@d23cm | |
225 | 2 | @a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i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
300 | @a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果 方李邦琴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出版基金资助 | |
330 | @a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 |
462 | 0 | @12001 @a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
510 | 1 | @aPoetics of producers@ea study of Lu Xun's Tsa-wen@zeng |
517 | 1 | @a鲁迅杂文研究@9lu xun za wen yan jiu |
606 | 0 | @a鲁迅杂文@x鲁迅著作研究 |
690 | @aI210.974@v5 | |
701 | 0 | @a李国华@9li guo hua@f(1980-)@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31023 |
801 | 0 | @aCN@bWT@c20230912 |
801 | 2 | @aCN@bA330300WZL@c20230912 |
905 | @a241250@dI210.974@e2 | |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Poetics of producers:a study of Lu Xun's Tsa-wen/李国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
14,339页;23cm.-(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
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果 方李邦琴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出版基金资助 |
ISBN 978-7-301-34232-9(精装):CNY98.00 |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生产者的诗学
索取号:I210.974/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89777 | 219897770 | 样本书库/ [索取号:I210.974/2] | 在馆 | |
2 | 1989778 | 219897789 | 新区/ [索取号:I210.974/2] | 在馆 | |
3 | 1989779 | 219897798 | 新区/ [索取号:I210.974/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