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华北村治
|
|
作者: | 李怀印 著 ;岁有生 , 王士皓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
|
页数: | 392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693.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农村--群众自治--研究--华北地区--近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1-06114-7 |
000 | 01333nam0 2200301 450 | |
001 | 2532631867 | |
005 | 20250322090521.09 | |
010 | @a978-7-101-06114-7@dCNY32.00 | |
035 | @a(A100000NLC)003958082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1973392@c003958082@dNLC01 | |
100 | @a20081029d200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华北村治@9hua bei cun zhi@b专著@e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f(美)李怀印著@g岁有生,王士皓译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08 | |
215 | @a392页@d21cm | |
225 | 2 | @a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丛书 |
330 | @a本书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考察了村社服务和田赋征收方面的一些内生性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焦点问题是村庄合作制度何以生产并持久存在,它们对理解中国的小农、小农社会以及乡村治理形态有何含义。第二部分探讨1900年后由于实施全国性的行政制度及现代化措施而在乡村中发生的变化,目的是据此评估“现代国家建设”在地方村社中的实效。 | |
410 | 0 | @12001 @a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丛书 |
517 | 1 | @a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9wan qing he min guo shi qi de guo jia yu xiang cun |
606 | 0 | @a农村@x群众自治@x研究@y华北地区@z近代 |
690 | @aD693.6@v4 | |
701 | 0 | @a李怀印@9li huai yin@f(1965-)@4著 |
702 | 0 | @a岁有生@9sui you sheng@4译 |
702 | 0 | @a王士皓@9wang shi hao@4译 |
801 | 2 | @aCN@bOLCC@c20241113 |
905 | @a241250@dD693.6@e2 | |
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美)李怀印著/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
392页;21cm.-(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丛书) |
ISBN 978-7-101-06114-7:CNY32.00 |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考察了村社服务和田赋征收方面的一些内生性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焦点问题是村庄合作制度何以生产并持久存在,它们对理解中国的小农、小农社会以及乡村治理形态有何含义。第二部分探讨1900年后由于实施全国性的行政制度及现代化措施而在乡村中发生的变化,目的是据此评估“现代国家建设”在地方村社中的实效。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华北村治
索取号:D693.6/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98446 | 219984462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D693.6/2]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323222 密集库架位号: |
2 | 1998447 | 219984471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D693.6/2]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323221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