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知青史
|
|
作者: | 定宜庄 著 | |
分册: | 上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 |
|
页数: | 327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65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史料--中国--1953~1968 , 政治--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80170-783-3 |
000 | 01245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20180 | |
005 | 20250320191107.26 | |
010 | @a978-7-80170-783-3@dCNY38.00 | |
100 | @a20091118d200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知青史@9zhong guo zhi qing shi@e初澜(1953~1968年)@h上@f定宜庄著 |
210 | @a北京@c当代中国出版社@d2009 | |
215 | @a327页@c图表@d25cm | |
330 | @a本书较详细地叙写了1953年开始的"动员中小学生回乡参加生产"工作,1955年开展的移民垦荒运动,1957年肇始的"动员城市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做第一代新型农民"工作,1958年开始的"支边"活动,1963年国家把"动员城市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确定为长期战略、开始大规模有组织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等。从建国初经济、教育发展与升学、就业需求的矛盾,"大跃进"及其后的农业、人口危机等方面论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的社会经济原因:对知青群体的形成,其成分、思想、处境等进行了剖析;对国家在安置工作、农(垦殖)场建设以及开展"两种教育制度"新探索等方面进行的种种努力也作了阐述。 | |
333 | @a本书适用于历史爱好者参阅。 | |
606 | 0 | @a上山下乡知识青年@j史料@y中国@z1953~1968 |
606 | 0 | @a政治@x中国 |
690 | @aD652@v4 | |
701 | 0 | @a定宜庄@9ding yi zhuang@4著 |
801 | 0 | @aCN@bTYGS@c20091124 |
905 | @aSQSY@dD652@e6A:1 | |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上/定宜庄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
327页:图表;25cm |
使用对象:本书适用于历史爱好者参阅。 |
ISBN 978-7-80170-783-3:CNY38.00 |
本书较详细地叙写了1953年开始的"动员中小学生回乡参加生产"工作,1955年开展的移民垦荒运动,1957年肇始的"动员城市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做第一代新型农民"工作,1958年开始的"支边"活动,1963年国家把"动员城市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确定为长期战略、开始大规模有组织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等。从建国初经济、教育发展与升学、就业需求的矛盾,"大跃进"及其后的农业、人口危机等方面论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的社会经济原因:对知青群体的形成,其成分、思想、处境等进行了剖析;对国家在安置工作、农(垦殖)场建设以及开展"两种教育制度"新探索等方面进行的种种努力也作了阐述。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知青史
索取号:D652/6A: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21322 | 208213226 | 新区/2060300206/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
2 | 0821323 | 208213235 | 样本书库/1120110305/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
3 | 0821324 | 208213244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164418 密集库架位号: |
4 | 0821325 | 208213253 | 新区/2060300206/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
5 | 0821326 | 208213262 | 新区/2060300206/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
6 | 1998121 | 219981214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D652/6A:1]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323046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