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符号中国
|
|
作者: | 隋岩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22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新闻传播学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0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符号学--研究--中国 , 符号学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18818-8 |
000 | 01179oam2 2200277 450 | |
001 | 273551 | |
005 | 20141009225339.39 | |
010 | @a978-7-300-18818-8@dCNY39.80 | |
100 | @a20141009d201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符号中国@9fu hao zhong guo@dDecipher symbols of China@f隋岩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4 | |
215 | @a223页@c图@d24cm | |
225 | 2 | @a新闻传播学文库 |
300 | @a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 |
330 | @a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对含指项、同构、元语言机制、自然化机制、普遍化机制、引得符号这些在罗兰·巴尔特等符号学家那里一闪而过的符号学理论进行明确深入的阐释,探讨复杂的符号传播实践背后的本质;实践篇梳理不同语境中象征中国历史的符号的变迁,探究能指的选择性和所指的多义性如何交织着传播中国,探寻民间符号通过元语言机制传播当代中国的有效性,探索如何提炼、打造代表中国和传播中国的强符号。 | |
461 | 0 | @1001新闻传播学文库 |
510 | 1 | @aDecipher symbols of China@zeng |
606 | 0 | @a符号学@x研究@y中国 |
606 | 0 | @a符号学 |
690 | @aH0@v5 | |
701 | 0 | @a隋岩@9sui yan@f(1966~)@4著 |
801 | 0 | @aCN@bAYNUL@c20141009 |
905 | @aZUCC@dH0@e194@f3 | |
符号中国=Decipher symbols of China/隋岩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
223页:图;24cm.-(新闻传播学文库) |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
ISBN 978-7-300-18818-8:CNY39.80 |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对含指项、同构、元语言机制、自然化机制、普遍化机制、引得符号这些在罗兰·巴尔特等符号学家那里一闪而过的符号学理论进行明确深入的阐释,探讨复杂的符号传播实践背后的本质;实践篇梳理不同语境中象征中国历史的符号的变迁,探究能指的选择性和所指的多义性如何交织着传播中国,探寻民间符号通过元语言机制传播当代中国的有效性,探索如何提炼、打造代表中国和传播中国的强符号。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符号中国
索取号:H0/19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37460 | 215374609 | 样本书库/1120310106/ [索取号:H0/194] | 在馆 | |
2 | 1537461 | 215374618 | 新区/ [索取号:H0/194] | 在馆 | |
3 | 1537462 | 215374627 | 新区/4060540403/ [索取号:H0/19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