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礼记》摭论
|
|
作者: | 杨雅丽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14,34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92.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礼仪--中国--古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3799-5 |
000 | 01163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561498410 | |
005 | 20150318170559.21 | |
010 | @a978-7-01-013799-5@dCNY4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7045748@c007045748 | |
100 | @a20141209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礼记》摭论@9《li ji》zhi lun@b专著@f杨雅丽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4 | |
215 | @a14,343页@d24cm | |
300 | @a长江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典阐释与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研究”成果之一 | |
330 | @a本书以清代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十三经注疏》的文本书写为依据,参考阮兀《校勘记》,研究《礼记》书面语系统的古字、通假字、异体字,推求上古汉语文字书写的规律;研究《礼记》中的对举反义词,探求古汉语反义聚合现象的特点与规律,从《十三经辞典》编纂之训诂实践出发,提出古汉语辞书编纂的若干原则;从历史文化范畴研究《礼记》阐述其作者、流传、影响及礼学、传统文化之若干理论问题。 | |
605 | @a《礼记》@x研究 | |
606 | 0 | @a礼仪@y中国@z古代 |
690 | @aK892.9@v5 | |
701 | 0 | @a杨雅丽@9yang ya li@c(女,@f1956-)@4著 |
801 | 0 | @aCN@bZL@c20141210 |
905 | @a241250@dK892.9@e32 | |
《礼记》摭论/杨雅丽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
14,343页;24cm |
长江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典阐释与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研究”成果之一 |
ISBN 978-7-01-013799-5:CNY48.00 |
本书以清代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十三经注疏》的文本书写为依据,参考阮兀《校勘记》,研究《礼记》书面语系统的古字、通假字、异体字,推求上古汉语文字书写的规律;研究《礼记》中的对举反义词,探求古汉语反义聚合现象的特点与规律,从《十三经辞典》编纂之训诂实践出发,提出古汉语辞书编纂的若干原则;从历史文化范畴研究《礼记》阐述其作者、流传、影响及礼学、传统文化之若干理论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礼记》摭论
索取号:K892.9/3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06082 | 216060820 | 样本书库/1121000206/ [索取号:K892.9/32] | 在馆 | |
2 | 1606083 | 216060839 | 新区/4060520102/ [索取号:K892.9/32] | 在馆 | |
3 | 1606084 | 216060848 | 新区/4060520102/ [索取号:K892.9/3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