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
|
|
作者: | 徐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222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629.299 , H194.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蒙学--研究--中国--古代 , 古汉语--启蒙读物--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1269-1 |
000 | 01276nam 2200265 450 | |
001 | 1851067560 | |
005 | 20180705164839.90 | |
010 | @a978-7-5203-1269-1@dCNY58.00 | |
100 | @a20171218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f徐梓著@Achuan tong meng xue yu meng shu yan jiu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222页@d24cm | |
225 | 1 | @a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丛书@h第二辑 |
300 | @a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 |
330 | @a本书是作者传统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代表性成果,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小学》《上大人》等蒙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包括考订作者、介绍内容、分析体例、总结特点、说明流传和影响等。第二,考察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走进学塾开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接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教育?从而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的文化基因,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第三,对从事启蒙教育的塾师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包括塾师的资格、聘请、收入、辛酸苦痛以及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等。 | |
606 | 0 | @a蒙学@x研究@y中国@z古代 |
606 | 0 | @a古汉语@x启蒙读物@x研究 |
690 | @aG629.299@v5 | |
690 | @aH194.1@v5 | |
701 | 0 | @a徐勇@f(1962~)@4著@Axu yong |
801 | 0 | @aCN@bMG@c20180702 |
905 | @a241250@dG629.299@e4 | |
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徐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
222页;24cm.-(教育与社会、文化变迁丛书.第二辑) |
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
ISBN 978-7-5203-1269-1:CNY58.00 |
本书是作者传统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代表性成果,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小学》《上大人》等蒙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包括考订作者、介绍内容、分析体例、总结特点、说明流传和影响等。第二,考察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走进学塾开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接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教育?从而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的文化基因,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第三,对从事启蒙教育的塾师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包括塾师的资格、聘请、收入、辛酸苦痛以及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
索取号:G629.299/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06802 | 217068027 | 样本书库/1121070503/ [索取号:G629.299/4] | 在馆 | |
2 | 1706803 | 217068036 | 密集书库2/5060760204/ [索取号:G629.299/4]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304582 密集库架位号: |
3 | 1706804 | 217068045 | 新区/5060760204/ [索取号:G629.299/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