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
作者: | 马可心 , 谢兆岗 , 曹科研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8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645.5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大学生--da xue sheng--社会团体--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96-5638-9 |
000 | 02231nam 2200325 450 | |
001 | 1853818980 | |
005 | 20180908145734.03 | |
010 | @a978-7-5096-5638-9@dCNY 78.00 | |
100 | @a20180420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200 | 1 | @a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9da xue sheng she tuan jian she li lun yu shi jian yan jiu@d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f马可心等著@zeng |
210 |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18 | |
215 | @a281页@c图@d24cm | |
225 | 2 | @a经济管理学术文库@9jing ji guan li xue shu wen ku@i管理类 |
304 | @a题名页题: 马可心, 谢兆岗, 曹科研, 胡卫华, 张平等著 | |
314 | @a马可心, 吉林长春人, 硕士, 讲师, 现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 分管科技创新与社团工作。 | |
320 | @a有书目 (第281页) | |
330 | @a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为共同兴趣爱好而志愿组成的非盈利组织, 参与大学生社团, 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校园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及传承优秀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团具有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培育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等社会功能, 已经成为了高校中人数参与众多, 影响范围最大的学生“自治”组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提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现分类管理”等战略部署, 对高等教育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找准发展方位、明晰发展目标、寻求发展路径。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力军, 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亟需转型发展。高校的转型发展既给社团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又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对社团发展进行审视, 厘清机遇与挑战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握二者之间的尺度, 利用机遇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 |
461 | 0 | @12001 @a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462 | 0 | @12001 @a管理类 |
510 | 1 | @a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zeng |
606 | 0 | @a大学生@9da xue sheng@x社会团体@x研究@y中国 |
690 | @aG645.57@v5 | |
701 | 0 | @a马可心@9ma ke xin@f(1980-)@4著 |
701 | 0 | @a谢兆岗@9xie zhao gang@4著 |
701 | 0 | @a曹科研@9cao ke yan@4著 |
801 | 0 | @aCN@bAYNUL@c20180705 |
905 | @a241250@dG645.57@e1 | |
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马可心等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
281页:图;24cm.-(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 |
ISBN 978-7-5096-5638-9:CNY 78.00 |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为共同兴趣爱好而志愿组成的非盈利组织, 参与大学生社团, 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校园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及传承优秀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团具有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培育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等社会功能, 已经成为了高校中人数参与众多, 影响范围最大的学生“自治”组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提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现分类管理”等战略部署, 对高等教育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找准发展方位、明晰发展目标、寻求发展路径。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力军, 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亟需转型发展。高校的转型发展既给社团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又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对社团发展进行审视, 厘清机遇与挑战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握二者之间的尺度, 利用机遇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大学生社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索取号:G645.57/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09603 | 217096032 | 样本书库/1120570206/ [索取号:G645.57/1] | 在馆 | |
2 | 1709604 | 217096041 | 新区/5060830603/ [索取号:G645.57/1] | 在馆 | |
3 | 1709605 | 217096050 | 新区/5060830603/ [索取号:G645.57/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