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现代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法理
|
|
作者: | 邵明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41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百家廊文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5.18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民事诉讼--诉讼程序--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5130-1 |
000 | 01550oam2 2200289 450 | |
001 | 1849248113 | |
005 | 20180913091921.53 | |
010 | @a978-7-300-25130-1@dCNY88.00 | |
100 | @a20180513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z 000yy | |
200 | 1 | @a现代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法理@9xian dai min shi zhi su yu zheng song cheng xu fa li@e“诉·审·判”关系原理@f邵明著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413页@d23cm | |
225 | 1 | @a百家廊文丛 |
300 | @a本书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支持 | |
314 | @a邵明,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独著《民事诉讼法学》《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等书。 | |
320 | @a有书目(第411-413页) | |
330 | @a本书讲述“民事纠纷”因当事人行使“民事诉权”(其方式是“起诉”)进入“民事争讼程序”接受法院审判,而成为“民事之诉或民事争讼案件”。民事诉权是关于民事之诉的权利,解决民事之诉的程序即民事争讼程序(包括初审程序、上诉审程序和再审程序)。“诉·审·判”关系原理是:对原告的“诉”,经“必要的口头辩论”,法院才能以“本案判决”出应答。解决民事之诉应当遵循“对审原则”,其要件事实应当适用“严格证明程序”,在此基础上作出“本案判决”,所以争讼程序又称“判决程序”。 | |
461 | 0 | @12001 @a百家廊文丛 |
517 | 1 | @a“诉·审·判”关系原理@9“su · shen · pan”guan xi yuan li |
606 | 0 | @a民事诉讼@x诉讼程序@x研究@y中国 |
690 | @aD925.184@v5 | |
701 | 0 | @a邵明@9shao ming@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180513 |
905 | @a241250@dD925.184@e7 | |
现代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法理:“诉·审·判”关系原理/邵明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
413页;23cm.-(百家廊文丛) |
本书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支持 |
ISBN 978-7-300-25130-1:CNY88.00 |
本书讲述“民事纠纷”因当事人行使“民事诉权”(其方式是“起诉”)进入“民事争讼程序”接受法院审判,而成为“民事之诉或民事争讼案件”。民事诉权是关于民事之诉的权利,解决民事之诉的程序即民事争讼程序(包括初审程序、上诉审程序和再审程序)。“诉·审·判”关系原理是:对原告的“诉”,经“必要的口头辩论”,法院才能以“本案判决”出应答。解决民事之诉应当遵循“对审原则”,其要件事实应当适用“严格证明程序”,在此基础上作出“本案判决”,所以争讼程序又称“判决程序”。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现代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法理
索取号:D925.184/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63221 | 217632211 | 样本书库/1120570306/ [索取号:D925.184/7] | 在馆 | |
2 | 1763222 | 217632220 | 新区/6100210201/ [索取号:D925.184/7] | 在馆 | |
3 | 1763223 | 217632239 | 新区/6100210201/ [索取号:D925.184/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