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时空社会学
|
|
作者: | 景天魁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415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C9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会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3-21909-4 |
000 | 01489oam2 2200301 450 | |
001 | 1872735268 | |
005 | 20181017201252.24 | |
010 | @a978-7-303-21909-4@b精装@dCNY135.00 | |
100 | @a20170607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1yy | |
200 | 1 | @a时空社会学@9shi kong she hui xue@e拓展和创新@f景天魁等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415页@c图,照片@d25cm | |
225 | 2 | @a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e2016 |
312 | @a封底题英文题名:Sociology of time and space: explorations and innovations | |
330 | @a本书基于时空社会学理论,重点强化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时间维度、理论逻辑,结合农民工市民化、城市转型等实践问题的实证研究,包括:在对亚当、吉登斯、贝尔特等社会学大家的批判基础上,尝试揭示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侧重探讨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关注以地域空间为分析单位的社会学学术实践的衰弱现象,提出了重返空间社会学的呼吁;从制度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等方面探讨社会空间理论中国化应用的可能性;等等——体现了对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 |
333 | @a社会学研究者 | |
461 | 0 | @12001 @a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510 | 1 | @aSociology of time and space: explorations and innovations@zeng |
517 | 1 | @a拓展和创新@9tuo zhan he chuang xin |
606 | 0 | @a社会学@x研究 |
690 | @aC91@v5 | |
701 | 0 | @a景天魁@9jing tian kui@f(1943-)@4著 |
801 | 0 | @aCN@bSQNC@c20170607 |
905 | @a241250@dC91@e178 | |
969 | @aYBBK@bYBBK | |
时空社会学:拓展和创新/景天魁等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
415页:图,照片;25c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6) |
使用对象:社会学研究者 |
ISBN 978-7-303-21909-4(精装):CNY135.00 |
本书基于时空社会学理论,重点强化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时间维度、理论逻辑,结合农民工市民化、城市转型等实践问题的实证研究,包括:在对亚当、吉登斯、贝尔特等社会学大家的批判基础上,尝试揭示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侧重探讨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关注以地域空间为分析单位的社会学学术实践的衰弱现象,提出了重返空间社会学的呼吁;从制度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等方面探讨社会空间理论中国化应用的可能性;等等——体现了对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时空社会学
索取号:C91/17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85051 | 217850519 | 样本书库/1120580603/ [索取号:C91/178] | 在馆 | |
2 | 1785052 | 217850528 | 新区/2060070101/ [索取号:C91/178] | 在馆 | |
3 | 1785053 | 217850537 | 新区/2060070101/ [索取号:C91/17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