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变法通议
|
|
作者: | 梁启超 著 ;何光宇 评注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10 |
|
页数: | 27,13,208页 | |
开本: | 20cm | |
丛书名: |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691 , B259.12 , B259.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政论--中国--清后期 , CT--S079896--戊戌变法 , CT--S094896--政论 , 近代哲学--中国 , 个人-道德修养 | |
电子资源: | ||
ISBN: | 7-5080-2760-4 |
000 | 01229oam2 2200361 45 | |
001 | 002190921 | |
005 | 20030520152918.2 | |
010 | @a7-5080-2760-4@d12.00元 | |
100 | @a20021112d2002 kem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变法通议@9bian fa tong yi@f梁启超著@g何光宇评注 |
210 | @a北京@c华夏出版社@d2002.10 | |
215 | @a27,13,208页@c照片@d20cm | |
225 | 2 | @a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
330 | @a本书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主要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 | |
461 | 0 | @1001002190747@1@12001@@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
605 | @a变法通议@n(梁启超)@x注释 | |
605 | @2CT@3S914604@a变法通议@n(梁启超) | |
606 | 0 | @a政论@y中国@z清后期 |
606 | 0 | @2CT@3S079896@a戊戌变法 |
606 | 0 | @2CT@3S094896@a政论 |
606 | 0 | @a近代哲学@x中国 |
606 | 0 | @a个人-道德修养 |
690 | @aD691@v4 | |
690 | @aB259.12@v4 | |
690 | @aB259.1 | |
701 | 0 | @a梁启超@9liang qi chao@4著 |
702 | 0 | @a何光宇@9he guang yu@4评注 |
801 | 0 | @aCN@bNLC@c20021202 |
905 | @f5@b282035-039@dB259.1@e8 | |
变法通议/梁启超著/何光宇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 |
27,13,208页:照片;20cm.-(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
ISBN 7-5080-2760-4:12.00元 |
本书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主要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变法通议
索取号:B259.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82035 | 202820359 | 样本书库/1120040306/ [索取号:B259.1/8] | 在馆 | |
2 | 282036 | 202820368 | 密集书库2/1060090502/ [索取号:B259.1/8]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74752 密集库架位号: |
3 | 282037 | 202820377 | 新区/1060090406/ [索取号:B259.1/8] | 在馆 | |
4 | 282038 | 202820386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B259.1/8]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6124 密集库架位号: |
5 | 282039 | 202820395 | 新区/1060090406/ [索取号:B259.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