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绿竹猗猗
|
|
作者: | 郭锐 , 缪因知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6 |
|
页数: | 303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0.0-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法学--中国--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7019-7 |
000 | 01304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933560452 | |
005 | 20190926091951.13 | |
010 | @a978-7-300-27019-7@b精装@dCNY66.00 | |
100 | @a20190626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绿竹猗猗@9lv zhu yi yi@e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f郭锐,缪因知主编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9.06 | |
215 | @a303页@c彩照@d22cm | |
330 | @a本书收录了三十年来中国诸多法律学者访问哈佛法学院、特别是与哈佛大学东亚法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交往的见闻感受与学术成果,是中美法学交流与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份重要剪影。本书上卷包括王利明、王振民、李曙光、张保生、张骐、於兴中、郭锐、韩大元等学者对安教授和哈佛大学访学经历的回忆,其间我们可见中美法学互动的珍贵史料和大洋两岸学人的真挚交往。下卷为学术论文,王轶、王振民、刘仁文、何海波、汪庆华、赵小砚、郭雳、郭锐、聂鑫、程雷、缪因知、熊丙万等贤达纵论法理、司法、法学教育及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 | |
333 | @a法学研究人员 | |
517 | 1 | @a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9an shou lian jiao shou yu zhong guo fa xue jie jiao liu ji nian wen ji |
606 | 0 | @a法学@y中国@j文集 |
690 | @aD920.0-53@v5 | |
701 | 0 | @a郭锐@9guo rui@4主编 |
701 | 0 | @a缪因知@9miu yin zhi@4主编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90626 |
905 | @a241250@dD920.0-53@e35 | |
绿竹猗猗: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郭锐,缪因知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06 |
303页:彩照;22cm |
使用对象:法学研究人员 |
ISBN 978-7-300-27019-7(精装):CNY66.00 |
本书收录了三十年来中国诸多法律学者访问哈佛法学院、特别是与哈佛大学东亚法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交往的见闻感受与学术成果,是中美法学交流与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份重要剪影。本书上卷包括王利明、王振民、李曙光、张保生、张骐、於兴中、郭锐、韩大元等学者对安教授和哈佛大学访学经历的回忆,其间我们可见中美法学互动的珍贵史料和大洋两岸学人的真挚交往。下卷为学术论文,王轶、王振民、刘仁文、何海波、汪庆华、赵小砚、郭雳、郭锐、聂鑫、程雷、缪因知、熊丙万等贤达纵论法理、司法、法学教育及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绿竹猗猗
索取号:D920.0-53/3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29626 | 218296261 | 样本书库/1120130403/ [索取号:D920.0-53/35] | 在馆 | |
2 | 1829627 | 218296270 | 新区/6100020103/ [索取号:D920.0-53/35] | 在馆 | |
3 | 1829628 | 218296289 | 新区/6100020103/ [索取号:D920.0-53/3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