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
|
|
作者: | 刘远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12 |
|
页数: | 45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现代司法文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4.0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刑法--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1374-6 |
000 | 01522oam2 2200277 450 | |
001 | 1946465834 | |
005 | 20191012125449.98 | |
010 | @a978-7-01-011374-6@dCNY89.00 | |
100 | @a2019040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9xing shi si fa guo cheng de xing fa xue jian gou wen ti yan jiu@e刑法学司法逻辑化的方法论@f刘远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12 | |
215 | @a459页@d24cm | |
225 | 2 | @a现代司法文丛 |
300 | @a本书系国家社科学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批准号12BFX055)的最终成果 | |
330 | @a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以方法论研究为切入点,全面阐释了基于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理论,其中包括分别从现实和具象层面以及理论和抽象层面论证构建司法过程取向的刑法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刑法概念、刑法规范和刑法立场的司法逻辑化问题,为以司法公正的方式实现刑法正义提供了理论框架。作者指出,刑事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是刑法学发展的动力,我国的刑法学应当适应审判中心化、庭审实质化的刑事司法改革需要,以及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书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于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
333 | @a刑法研究人员 | |
461 | 0 | @12001 @a现代司法文丛 |
517 | 1 | @a刑法学司法逻辑化的方法论@9xing fa xue si fa luo ji hua de fang fa lun |
606 | 0 | @a刑法@x研究@y中国 |
690 | @aD924.04@v5 | |
701 | 0 | @a刘远@9liu yuan@f(1971-)@4著 |
801 | 0 | @aCN@bLNBF@c20190402 |
905 | @a241250@dD924.04@e69 | |
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刑法学司法逻辑化的方法论/刘远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 |
459页;24cm.-(现代司法文丛) |
本书系国家社科学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批准号12BFX055)的最终成果.-使用对象:刑法研究人员 |
ISBN 978-7-01-011374-6:CNY89.00 |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以方法论研究为切入点,全面阐释了基于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理论,其中包括分别从现实和具象层面以及理论和抽象层面论证构建司法过程取向的刑法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刑法概念、刑法规范和刑法立场的司法逻辑化问题,为以司法公正的方式实现刑法正义提供了理论框架。作者指出,刑事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是刑法学发展的动力,我国的刑法学应当适应审判中心化、庭审实质化的刑事司法改革需要,以及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书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于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
索取号:D924.04/6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8443 | 218384433 | 样本书库/1120140506/ [索取号:D924.04/69] | 在馆 | |
2 | 1838444 | 218384442 | 新区/6100190404/ [索取号:D924.04/69] | 在馆 | |
3 | 1838445 | 218384451 | 新区/6100190404/ [索取号:D924.04/6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