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研究
|
|
作者: | 江恩慧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9.03 |
|
页数: | 362页 | |
开本: | 27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V88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70-5100-8 |
000 | 01338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939485265 | |
005 | 20191118091517.21 | |
010 | @a978-7-5170-5100-8@b精装@dCNY128.00 | |
100 | @a20190515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研究@Ahuang he xia you kuan tan qu zhi hong chen sha gong neng ji tan qu jian zai ji shu yan jiu@f江恩慧等著 |
210 |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19.03 | |
215 | @a362页@c图@d27cm | |
304 | @a著者还有:李军华、陈建国、王远见、曹永涛等 | |
330 | @a全书突出微观、介观、宏观长度的有机统一,强调河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协同发挥,注重现场调研、理论研究、数模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紧密融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黄河下游滩槽水沙交换机理及漫滩洪水水沙运移与滩地淤积形态的互馈机制,量化了无防护堤、防护堤、分区运用等不同运用模式下宽滩区滞洪沉沙功效及对山东窄河段冲淤与防洪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下游宽滩区泥沙配置潜力和可兼顾下游防洪与滩区发展的洪水泥沙调控模式、减灾技术和运用机制,首次构建了同时反映河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宽滩区滞洪沉沙功效二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优化了宽滩区运用方式。 | |
333 | @a水利水电领域技术研究人员 | |
607 | @a黄河@x下游@x防洪@x研究 | |
690 | @aTV882.1@v5 | |
701 | 0 | @a江恩慧@Ajiang en hui@4著 |
801 | 0 | @aCN@bMG@c20191107 |
905 | @a241250@dTV882.1@e20 | |
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研究/江恩慧等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03 |
362页:图;27cm |
使用对象:水利水电领域技术研究人员 |
ISBN 978-7-5170-5100-8(精装):CNY128.00 |
全书突出微观、介观、宏观长度的有机统一,强调河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协同发挥,注重现场调研、理论研究、数模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紧密融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黄河下游滩槽水沙交换机理及漫滩洪水水沙运移与滩地淤积形态的互馈机制,量化了无防护堤、防护堤、分区运用等不同运用模式下宽滩区滞洪沉沙功效及对山东窄河段冲淤与防洪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下游宽滩区泥沙配置潜力和可兼顾下游防洪与滩区发展的洪水泥沙调控模式、减灾技术和运用机制,首次构建了同时反映河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宽滩区滞洪沉沙功效二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优化了宽滩区运用方式。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研究
索取号:TV882.1/2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65242 | 218652429 | 样本书库/4110710202/ [索取号:TV882.1/20] | 在馆 | |
2 | 1865243 | 218652438 | 理科库/3111730505/ [索取号:TV882.1/20] | 在馆 | |
3 | 1865244 | 218652447 | 理科库/3111730505/ [索取号:TV882.1/2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