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
|
作者: | 戴路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312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27.4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宋诗--诗歌研究--中国--南宋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9-15051-3 |
000 | 01437nam2 2200265 450 | |
001 | 2063522618 | |
005 | 20201013173900.80 | |
010 | @a978-7-309-15051-3@b精装@dCNY75.00 | |
100 | @a20200928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k az 000gy | |
200 | 1 | @a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9nan song li zong chao shi tan yan jiu@f戴路著 |
210 |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d2020 | |
215 | @a312页@d22cm | |
225 | 2 | @a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h第二辑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320 | @a有书目(第296-310页) | |
330 | @a本书将南宋理宗朝诗坛划分为官僚士大夫、地方文人、江湖游士、五山禅僧四大群体。其中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诗歌风貌以历时性的方式呈现,分为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四个阶段,突出四个主题:贬谪、更化、馆阁、科举,通过历史事件的勾连,尝试对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少的士大夫诗歌进行一些梳理。在地方文人和江湖游士的探讨中,本书将宽泛的“江湖”概念进行了重新划分,从闲居活动、地域认同、景观书写、体裁选择等方面图书地方文人的特性,又从文化性格、创作状态、诗集编选、形象建构等方面重新探讨了江湖诗人。对于南宋五山禅林诗歌,本书注重禅学话语与诗歌文本的相互阐释。本书从阶层划分出发,将政争、馆阁、科举、地域、传播、禅宗等宋代文学研究中的常用视角融入诗歌分析之中,试图立体呈现理宗朝诗坛的丰富面貌。 | |
461 | 0 | @12001 @a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 |
606 | 0 | @a宋诗@x诗歌研究@y中国@z南宋 |
690 | @aI207.227.442@v5 | |
701 | 0 | @a戴路@9dai lu@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200928 |
905 | @a241250@dI207.227.442@e4 | |
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戴路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
312页;22cm.-(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第二辑)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978-7-309-15051-3(精装):CNY75.00 |
本书将南宋理宗朝诗坛划分为官僚士大夫、地方文人、江湖游士、五山禅僧四大群体。其中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诗歌风貌以历时性的方式呈现,分为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四个阶段,突出四个主题:贬谪、更化、馆阁、科举,通过历史事件的勾连,尝试对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少的士大夫诗歌进行一些梳理。在地方文人和江湖游士的探讨中,本书将宽泛的“江湖”概念进行了重新划分,从闲居活动、地域认同、景观书写、体裁选择等方面图书地方文人的特性,又从文化性格、创作状态、诗集编选、形象建构等方面重新探讨了江湖诗人。对于南宋五山禅林诗歌,本书注重禅学话语与诗歌文本的相互阐释。本书从阶层划分出发,将政争、馆阁、科举、地域、传播、禅宗等宋代文学研究中的常用视角融入诗歌分析之中,试图立体呈现理宗朝诗坛的丰富面貌。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索取号:I207.227.442/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47955 | 218479554 | 样本书库/1121240204/ [索取号:I207.227.442/4] | 在馆 | |
2 | 1847956 | 218479563 | 新区/3060130502/ [索取号:I207.227.442/4] | 在馆 | |
3 | 1847957 | 218479572 | 新区/3060130502/ [索取号:I207.227.442/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