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宋明间徽州社会和祭祀礼仪
|
|
作者: | 郭锦洲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11,21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徽学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95.4 , K892.98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会发展--研究--徽州地区--宋代 , 社会发展--研究--徽州地区--明代 , 祭礼--研究--徽州地区--明代 , 祭礼--研究--徽州地区--宋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64-2073-2 |
000 | 01403nam0 2200313 450 | |
001 | 2134307229 | |
005 | 20211025105759.73 | |
010 | @a978-7-5664-2073-2@b精装@dCNY43.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10536225@c3982568 | |
100 | @a20210608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4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宋明间徽州社会和祭祀礼仪@9song ming jian hui zhou she hui he ji si li yi@b专著@f郭锦洲著 |
210 | @a合肥@c安徽大学出版社@d2020 | |
215 | @a11,210页@c图@d24cm | |
225 | 1 | @a徽学文库@h第二辑@f周晓光主编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 |
330 | @a本书在历史人类学的视野下,围绕“什么才是祠堂”这一问题,借助大量的民间文献,如方志、墓志、文集、笔记、族谱、契约和碑刻等,以时间先后为基本脉络,既重视历时性的细致探讨,又通过较为细致的田野调查,将制度史与区域社会变迁史相结合,对从宋代到明代的徽州社会做了深入探讨。全书内容主要涵盖宋朝徽州地方社会的形成、元朝徽州儒士的谱系、明初徽州人的祖先观念和明中叶徽州祭祀仪式的变化等。 | |
606 | 0 | @a社会发展@x研究@y徽州地区@z宋代 |
606 | 0 | @a社会发展@x研究@y徽州地区@z明代 |
606 | 0 | @a祭礼@x研究@y徽州地区@z明代 |
606 | 0 | @a祭礼@x研究@y徽州地区@z宋代 |
690 | @aK295.4@v5 | |
690 | @aK892.98@v5 | |
701 | 0 | @a郭锦洲@9guo jin zhou@4著 |
801 | 0 | @aCN@bzjlib@c20210716 |
801 | 2 | @aCN@bOLCC @c20211020 |
905 | @a241250@dK295.4@e8 | |
宋明间徽州社会和祭祀礼仪/郭锦洲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 |
11,210页:图;24cm.-(徽学文库.第二辑/周晓光主编)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
ISBN 978-7-5664-2073-2(精装):CNY43.00 |
本书在历史人类学的视野下,围绕“什么才是祠堂”这一问题,借助大量的民间文献,如方志、墓志、文集、笔记、族谱、契约和碑刻等,以时间先后为基本脉络,既重视历时性的细致探讨,又通过较为细致的田野调查,将制度史与区域社会变迁史相结合,对从宋代到明代的徽州社会做了深入探讨。全书内容主要涵盖宋朝徽州地方社会的形成、元朝徽州儒士的谱系、明初徽州人的祖先观念和明中叶徽州祭祀仪式的变化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宋明间徽州社会和祭祀礼仪
索取号:K295.4/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96667 | 218966670 | 样本书库/ [索取号:K295.4/8] | 在馆 | |
2 | 1896668 | 218966689 | 新区/4060200303/ [索取号:K295.4/8] | 在馆 | |
3 | 1896669 | 218966698 | 新区/4060200303/ [索取号:K295.4/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