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剧与汉派文化
|
|
作者: | 陈志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250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825.6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汉剧--研究--武汉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14-24222-8 |
000 | 01473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151869788 | |
005 | 20211023142511.08 | |
010 | @a978-7-214-24222-8@dCNY75.00 | |
049 | @aA340000AHL@bUCS01009983153@c1900738688 | |
100 | @a20200611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汉剧与汉派文化@9han ju yu han pai wen hua@b专著@f陈志勇著 |
210 | @a南京@c江苏人民出版社@d2020 | |
215 | @a250页@c图,书影,照片@d23cm | |
225 | 1 | @a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314 | @a陈志勇,男,文学博士,历史学出站博士后,现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5项,在《文艺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有《广东汉剧研究》等专著2部,参编《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汉剧研究资料汇编》等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 |
330 | @a本书是国内首部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作者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四派归一”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进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本书还从“人”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进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 | |
606 | 0 | @a汉剧@x研究@y武汉 |
690 | @aJ825.63@v5 | |
701 | 0 | @a陈志勇@9chen zhi yong@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01029 |
801 | 0 | @aCN@bahlib@c20200615 |
905 | @a241250@dJ825.63@e2 | |
汉剧与汉派文化/陈志勇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
250页:图,书影,照片;23cm.-(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978-7-214-24222-8:CNY75.00 |
本书是国内首部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作者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四派归一”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进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本书还从“人”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进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汉剧与汉派文化
索取号:J825.63/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97054 | 218970549 | 样本书库/ [索取号:J825.63/2] | 在馆 | |
2 | 1897055 | 218970558 | 新区/5060500202/ [索取号:J825.63/2] | 在馆 | |
3 | 1897056 | 218970567 | 新区/5060500202/ [索取号:J825.63/2] | 在馆 |